群团风采

《信访工作条例》学习解读

2023年05月24日 14:50 金靖斌 点击:[]

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信访工作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规范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信访事项处理程序,构建完善信访工作监督体系,实现了信访工作领域全覆盖,是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恰值《信访工作条例》实施1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条例中的重点。

一、《信访工作条例》制定出台的背景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任务的需要。按照党中央要求,国家信访局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网上信访、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等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全面吸收融合2005年发布实施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内容,广泛征求吸纳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信访工作条例(送审稿)》报请党中央审议。2022 年2 月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条例》。

二、《信访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围绕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职责任务、处理程序、监督体系等进行顶层设计,共六章50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规定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条例》的制定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对信访工作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及工作要求等作出规定。

二是规定信访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确立了党领导下的信访工作体制和格局,明确党委、政府、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信访部门以及各方力量在信访工作中的定位和职责,同时明确了信访工作保障措施。

三是规定信访事项处理程序,明确各类信访事项提出、受理、办理的形式、渠道、程序和方式,体现了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处理信访事项不同的程序要求。

四是规定信访工作监督体系。健全信访工作监督机制,对责任追究的情形和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

三、《信访工作条例》明确的适用范围

《条例》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信访工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信访渠道,向上述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等,应当符合《条例》规定要求。

通过对于条例中要点的回顾,希望广大师生更加深入了解《信访条例》,提高广大师生信访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依法维权、合理表达诉求的法治信访意识,为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上一条:深入解读《信访工作条例》 下一条:深入了解《信访工作条例》

关闭